争先恐后 记者 雷桐苏 周 灿摄
“这边,这边。”一只只手争先举起,快门声此起彼伏……3月8日上午,云南代表团举行的“开放日”活动,吸引了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都市报,以及路透社、华盛顿邮报等39家境内外知名媒体的67位记者到场采访。
三农、桥头堡、央企入滇、生态建设、效能政府……云南发展的“关键词”,牵动着世界的目光。
关注的目光,投向云南民生为重的施政理念
“云南正在打造绩效政府,严格成本控制,让政府官员过紧巴的日子,用意是什么?”《中国财经报》记者发问。
“我们建设的是‘效能政府’,不是‘绩效政府’。”云南代表团团长白恩培首先微笑着更正了记者提问中的一处错误。在回答这个问题前,白恩培先列举了两组数据:“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占到全部财政支出的69%;连续3年,全省公务车辆购置、公务出国和公务接待三项费用都是零增长。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省份,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很大,财政收入也越来越多,手里的钱比以前多一点了,但我们不能忘了云南还是一个穷省,不能丢了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更多的钱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方面!”
听到这样实实在在的回答,不少记者和工作人员都不禁暗自叫好。
“在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后,云南农业生产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怎么样?”提问最多的是备受关注的民生话题。
“去年入夏以来,雨水比较充足,大旱之年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投入、水利投入等几方面都创造了历史新高。”“未来,水利建设仍将是云南的坚定抉择!”李纪恒代表回答。
对于《农民日报》记者提出的农民司法权益保障的问题,许前飞代表直言不讳:“农村的法律服务与城市相比确有差距。”他介绍了云南的做法:“一是调整人民法庭布局,方便基层群众诉讼;二是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地加大巡回审判力度;三是对涉及三农的案件进行重点办理,加大对坑农害农行为的打击力度。”
关注的目光,投向云南阳光透明的执政新风
提问中也不乏尖锐的问题。
《中国财经报》记者问:“如何通过审计,防止出现‘项目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现象?”
“感谢你对云南审计工作的提醒。”秦光荣代表从容作答:“近年来,我省审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创造了一些办法,特别是对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的审计,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好评。‘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特别是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包括重大民生支出的审计,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要让一批项目建起来,一批干部成长起来!”秦光荣说。
“去年大旱,小春作物大量减产,但后来统计出粮食产量还增长了1%,这个统计数字是否真实和准确?”
“去年光热条件好,进入夏季后,雨水相对充足,大春农作物结实率高。数字是国家农调总队给出的,准确,请你放心。”李纪恒直面质疑,毫不避讳。
“请把话筒给那位记者,她都跳起来了。”李纪恒指向一名站得靠后、身材娇小的女记者。
“现在很多官员都开了微博,民众也开始网络问政。请问白书记对此有什么看法,你会让云南的官员都开微博吗?”因为激动,来自广东《新快报》的这位记者提问时甚至忘了打开话筒。意外的插曲惹得大家都笑了。
“我们重视网络建设和网民意见,也积极参与网络交流,也经常提醒干部,要重视网络的作用,主动回应网友关注,做到公开、透明。”
一问一答间,彰显云南自信、阳光的形象。
关注的目光,投向云南转变发展路径的探索
随着云南战略优势的显现和发展潜力的增强,云南省受关注的内容也不断拓展,很多问题都触及到有关发展路径的深层探讨。
“桥头堡建设,如何看待与其他省份之间的竞争?”
——白恩培回答:桥头堡建设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其他省市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带动,互为支撑的关系,“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相互借重,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云南的发展没有排他性,只有包容性!”
“央企入滇,会不会挤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
——秦光荣表示,央企入滇战略对于云南转方式、调结构意义重大,我们将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云南面对的是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央企入滇,不仅不会挤压中小企业,而且可以带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
两年前,路透社记者白宾曾采访过怒江水电开发问题。今年,他也来到了现场,对怒江的关注热情丝毫未减。“几年前,你曾提过同样的问题;今天,我们的态度同样没有改变。”白恩培的巧妙应答让人会心一笑。
40多分钟的时间里,从记者和代表们的一问一答中,大家都强烈感受到了云南发展的脉动。“代表的回答很真诚,我很满意。”《中国财经报》记者杨雪说,云南团开放日确实做到了开放、透明,显示出云南代表成熟、自信的心态。
会议结束时,《大公报》记者原晓晖意犹未尽地说:“时间过得太快,我还有问题没问呢。”
记者 谢 炜 李翕坚(云南日报)
来源: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