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务中心 |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评论:公用事业涨价“嗜好”该改了
评论:公用事业涨价“嗜好”该改了
云商汇编辑:杨熙[20091009]

  内地首条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由内地和香港合资企业经营的地铁线路北京地铁4号线日前开始运营。这条全长28公里的线路,与地铁5号线构成两条纵贯京城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除了服务精细,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尽管北京地铁4号线是一个合资经营项目,不享受政府财政补贴,但是仍然执行北京市的低票价制度,不分远近一律2元;而且凭借这样的低票价,业主单位京港公司预期将实现赢利。相信这在许多国有企业经营者那里,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公用事业亏损总是将理由归结为低价,为了保本,只能涨价;如果引进外资,那就更是涨价理由了:“外资不讲公益,是要赢利的。”最近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自来水涨价热潮,据说主要推动力之一就是自来水公司引进外资。

  于是,北京地铁4号线合资经营的消息刚传出的时候,许多人都疑惑其可行性:香港地铁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赢利的地铁企业,其票价不仅起点高,而且“递远递增”,如果在北京经营,势必将提高票价,而且内地的上海已经是这样了;但如果提高票价,与现有的惠民制度相悖,而且市民承受力也很成疑问,至少难与香港相比。去年,记者曾就此问题询问京港地铁公司,获悉将实行单一的2元票价并与现有网络联运时,也是半信半疑。
 

  所以,通过北京地铁4号线,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公用事业动辄以“公益”为亏损找理由、为不断涨价找借口,其实其理由完全不可信。一提起改革就要涨价,不涨价可能就要亏损,惟独不向管理要效益。而北京地铁4号线仅凭2元票价仍可以盈利的话,其管理经营的能力将为内地公共服务部门提供一面镜子,烛照出其长期存在的亏损、涨价再亏损再涨价的症结。

  北京地铁4号线信息公开透明,也为内地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公用事业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北京地铁4号线的运营单位京港公司预计:未来客流量可达到每天70万人。以此推算一年票款收入可达5亿元,30年特许经营期内总收入超过150亿元,相比其46亿元的投资以及租赁基建设施的费用,虽然后一项未详,但反正人家已经说了,不会亏只会赚。

  相反,要是内地企业,没准赚了还要说亏。至于每天70万人这样重要的信息,更是轻易不会向社会公布的。为什么内地公用事业动辄就涨价,而且即使经过价格听证会,最终仍然得以遂愿?因为价格听证会不透明,关键信息不向听证代表透露,致使涨价者自说自话,消费者无从质疑,听证会最终总是变成涨价会。(李富永 中华工商时报)

 



附件
关键字:[涨价]
留言/评论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