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QQ:1379757344
点击客服在线咨询
规格:60×40cm
【作者:谢桓】
谢桓事记
2004年10月,由建水县委宣传部、建水县旅游局、建水县经贸局、建水县文联四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建水县紫陶研究会”,谢恒任主席。研究会下设五个工作部门;紫陶文化研究推介部、负责人苏正洪;紫陶鉴定部、负责人毛耀宏;紫陶工艺技术研究部、负责人何景康、徐荣洪;紫陶经营部、负责人谢恒;绍康艺术工作室,负责人陈绍康。研究会的工作职责是:建水陶瓷历史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建水紫陶文化的宣传推介;建水紫陶传统工艺的研究与创新;建水紫陶产业的扶持与拓展。
2004年10月,由谢恒编著的《建水紫陶》公开出版发行,画册对建水紫陶文化历史、建水紫陶的工艺过程、建水紫陶的鉴赏与收藏,建水紫陶名家与主要作品作了系统而简明扼要的介绍。这是讫今为止唯一的一本建水紫陶的专著,许多人是通过《建水紫陶》认识和喜爱上建水紫陶的。
2009年1月,谢恒的《破茧成蝶话紫陶》论文入选由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与展望”论坛,并应邀到中国美术馆参加学术研讨会。
2009年3月,谢恒、田波合作的“长联瑞鸟梅瓶”,被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云南省代表团选中,赠送给云南代表团下榻的北京国谊宾馆、省长秦光荣为赠送仪式揭了彩。
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色调为红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红、黄、蓝花等。装饰上采用刻划雕填,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画面用笔潇洒,刀法流畅,无论刻划飞禽走兽,还是花草鱼虫,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即坯体不上釉,烧成后只需打磨、抛光、产品就可清新光洁。一旦敲击铿锵有声,真可谓“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形成了有别于其他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建水紫陶由于采用无釉磨光这一独特工艺制作,各类紫陶具有耐酸、抗碱、透气、防潮和保温等特点,因而茶壶泡茶不变味,茶缸贮茶不变色;花盆栽花不烂根,花瓶插花经久不腐花常鲜;器皿盛食隔夜不馒;尤其是汽锅蒸食物营养充分保存,味道鲜美可口。
工艺说明
1. 传统泥料粗,含沙重,烧成色泽不稳定,经反复试验手工制成达200目细腻无沙紫泥,烧成色泽基本呈黑紫。
2. 残贴的制作工艺,在湿坯上正面做第一次块面的装饰,手工阴刻出残贴块面,在块面上用不同的色泥进行镶填,待干湿度一致后做2次修坯,修坯后在不同颜色的残贴块面上第二次装饰,装饰手法把不同的书体,印谱融会在残贴中,按装饰的内容再进行刻填,反面装饰写意国画完成后经3次修坯阴干待烧。
3. 烧成:1200度采用高温还原,使作品产生黑紫的窑变。
4. 烧成后采用由粗到细的磨石手工打磨,再用河沙抛光使陶光洁如镜,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作品特点
1.丰富的历史文化
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是在宋、元、明陶瓷生产的基础逐步形成的,是数千余年陶瓷文化历史传承发展的结果,从作品身影上,可以解读出数千年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苍桑巨变的轨迹,折映出汉文化与边地文化的水乳融合,可以通过紫陶与历史对话。
2.文化艺术
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新的残贴装饰效果更具层次感,装饰内容更能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融合,在传统器型的造型设计上符合现代审美和传统审美的结合,反映出边疆古城建水1200年厚重的文化底蕴。
【特别说明】
鉴于手工艺品的特殊性,每件产品仅有一件,如果您看中的宝贝被别的买家买走的话,我们会尽量给您推荐相似和同款式的。
因为和实体店同步销售,经常会被买走而来不及更新,如果有看中的宝贝,一定要先联系客服询问是否有货再下单。
如果您喜欢的样式和作品我们网站上面没有录入,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询问店内是否有相应的款式。
建水紫陶也欢迎您直接来店面品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