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2010年《经济蓝皮书》。蓝皮书指出,中国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家庭无能力买房。(12月7日 新华网)
指望人人都能买得起房,这样的想法既不现实,也不客观。但一个国家85%的家庭都没有能力买房,恐怕也不正常。
从地方政府“瞄上”房地产开始,“买房难、买房贵”的问题就开始困扰百姓,虽然各级政府纷纷表态,要把控制房价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把过高的房价压下来。但从目前来看,房价不仅没有降下来,反而升得更快了,买不起房的家庭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虽然问题背后的原因很多,譬如开发暴利、炒房、囤地,等等,但归根结底,责任还在当地政府。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政绩追求的驱使下,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助推房价不断上涨。
近年来,很多地方的城市拆迁以“改善民生、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面目出现,要求居民服从和支持政府大拆大建。应该说,城市基础设施的提升,环境的改善,确实对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但是,这决不能建立在损害老百姓其他方面利益的基础上。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用老百姓的利益换来了政绩、换来了城市新形象,而房价的不断攀升,就是这种交换的最突出表现。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一定的价格上涨是正常的。如果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于价格上涨,生活水平的提高快于城市形象的改善,自然值得提倡。但是,如果价格的上涨,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的产品价格上涨长期快于老百姓收入的增长,这就不正常了。毫无疑问,这几年房价的上涨速度,已经完全脱离了国情,脱离了老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虽然有报道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居民不像中国百姓那样,把拥有自己的住房与幸福结合得那么紧密。但有一点必须清楚,这些国家绝对不会有85%的家庭没有能力买房。更重要的,这些国家的居民即使买不起房,也因为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做后盾,可以租得起房。而在我国,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廉租房制度尚未建立,这也导致中国百姓普遍看重住房。如果撇开这些方面的客观原因,将住房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显然很不科学。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居民的就业收入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一些居民的收入甚至是下降的。房价逆势上涨,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可想而知。当前房价继续上涨,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这不仅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85%成家庭买不起房,这不啻于又一记警钟。房地产的泡沫很危险,政绩的泡沫更危险。各级政府当以民生为重,以经济健康发展为重,积极果断出手,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障百姓的民生之需。 (谭浩俊 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转载于其它网站或媒体,文章的版权归其原版权所有人,如版权所有人认为本网不宜转载其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尊重您的意愿,及时更正。如果需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原文出处及链接。